第三层,应用滤镜�滤镜库——风格化——照亮边上。画面变黑了,但别担心,�图层混合模式调节�
“变亮”,不透明度降为�50%”,效果就出来啦�

当然,这些参数都不是一成不变的,还得取决于详细的照片。因此,按你的feel随便弄吧,假如愿意还可调�
一点另外的滤镜效果。调节好了然后,效果应该类似如此�

把三�图层都可见,全部选上之后拼合复制一�图层,仍旧和另外层对齐(最好再复制一副本以防万一)�
在开始绘画前面还要调节两� Photoshop 的设定(译注:也不是很必要),第一步在首选项——性能,把“历
史记录”改�200(译注:纯熟的话50就足够了),之后在键盘快捷键里把“后退一步”的快捷键改�
“Ctrl+Z”,如此在画的步骤中发觉苗头不对就可快速还原�
接下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,选取“涂�工具”(快捷键“R”),选一小点儿的软笔刷,强度设置�
�50%”。之后就开始画吧,�滤镜产生的效果都涂画得像画笔的笔触相同。每次的下笔不宜过长,笔触走势要
跟随物体本身的自然线条,肌肤的框架,头发的卷曲与衣服的图片等等。留意不能将物体本身的线条给涂偏
了,一旦画错了就立即还原�
实用的快捷键:“[”与“]”调�画笔大小,数字键调节涂画效果的强度,�0”是�100%强度”,�9��
�90%强度”依此类推�

�200%放大的图象局部,箭头显示了大概的下笔方向与持续长度)
在涂画的步骤中,可通过延长头发来修整前面粗糙的人物头部框架,还可任何修整不理想的区域�
画完了然后,也许你会想要加上一背景,参� Fabio 的“宇�背景教程”,相当好。我在这篇教程的基础
上加上了 NASA 的一幅螺旋星系照片。我拷贝了做完的插画图层并移到下方,加上了一大半径的高斯模糊,形
成了发光效果,如此还能使主体�背景相区分开来�
完成效果如下�

同时感谢 George Auckland(我� BBC 时的老板)允许使用他的照片儿作为本文素材�
呵呵,最后感谢你耐心的把它读完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