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让色彩过渡的自然,难道每次都打开拾色器取不同的颜色吗?回答是否定的,我们在选择画笔时,按住Alt键就会自动切换到吸管工具,
只要吸取柔边画笔或者透明画笔边缘的颜色,依次类推,一笔、两笔、三笔……,就可以吸取到更多不同的颜色。

3、推敲正负形间的依托关系、细化并完工:接着使用上述方法把同一色系不同纯度、明度的色彩往更明亮的方向推进。然而这种方法也非一成不变的。
比如这里的红色衣服,属于单色。如果那是一匹红色的布,当它展开铺平,在视角垂直与它的情况下,不可否认基本上这种红较为单一。
然而当它被做成了衣服且又被穿在人的身上之后,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,比如形状、环境等。所以也就不可能在同一色系的基础上变化的仅仅是纯度和明度。
因此这件红衣服里面暗藏很多变化,甚至可以出现互补色。这是我们在观察上与大师的距离。而临摹正是缩短这种距离的有效途径。

仔细观察对象的明暗过渡,可以发现一个规律,这个规律被我视作学好绘画的灵魂与精髓。阴影的形状一方面要符合投影主体的形状。
另一方面也要顺应被投射客体的结构起伏。如下图所示。就拿这里的人脸来说吧,鼻子的投影自然要符合鼻子的外形,那么这块阴影同时也要顺应嘴巴上方人中的起伏。

佐恩的笔触以流畅大气而著称,为了让衣服的笔触更加有气势,我将平涂笔(动态)改成了类似马克笔的扁平状。
打开画笔面板,点击“画笔笔尖形状”,在“设置画笔角度和圆度”的预览图中把圆形改成椭圆形。还可以一边画,一边调节角度。是不是很方便。如图所示。

当临摹到收尾阶段时,感觉不是很满意,但是又找不到问题所出何处。教大家一个办法,可以将原作与此步骤的作品双双改成黑白两色(设置的数值必须一致)。
对比形体与结构的不同。不同之处瞬间便一目了然。如下图所示。

找出不同的地方,再回到原作本身修饰,这种方法看似可有可无,但是也能训练大家的观察能力,你的想法有多远并不等同于你的看法就会有多远。
很多东西是需要先看才能去想然后才能去做的。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。所以用哲学的方法去思考绘画,会对你帮助很大。
最终效果图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