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来了,继续
这次给大家换个图片,免得再次搞花美人脸,嗨嗨
排除不属于变暗模式组,它在ps里面可能是大家用的比较少的一种混合模式了,(排除自语:唉,这年头没点地位了,�
连我邻居差值都不如�....�
ps 9.0的帮助文件这样描述它:创建一种与“差值”模式相似但对比度更低的效果� 与白色混合将反转基色值� 与黑�
混合则不发生变化�
话是没错,可这跟没说没啥区别�
排除的公式如下:混合�+基色-(混合色*基色/128�=结果�
特别说明一点:这里是同�
图层的混合,但是,这里是不需要反相的。这是有别于变暗模式的根本之处�
也就是说,下面所说的混合,里面的基色=混合色�
1.基色�0,混合色�0,结果色�
2.基色�255,混合色�255,结果色�0(这里特别说明一点,对于公式里面�128以及255还有0的取值是否正确,我持怀
疑态度,因为这将牵涉到一些数学计算方面的内容,比如这里我们如果根据公式计算,得出的结果色将约等于2,但如果
我们将两张亮度为255的图片混合后,直方图会显示灰度值为0,所以,这个地方还值得商榷,我虽然推理出来了正片叠�
以及其他变暗模式公式的不足之处,但却未能证明我的新方法可以应用到别的公式上,所以,这里暂且用以前的公式�
虽然内容有些瑕疵,但理念是正确的。在这里,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考究这个公式,众人拾柴火焰高,不胜感激�
3.基色为中性灰,混合色为中性灰,结果色为中性灰(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,我一直都不说128,我只说中性灰�
就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这里面有点问题,嘿嘿,莫怪)
4.基色大于或者小于中性灰,混合色为大于或小于中性灰,结果色小于中性灰�
这里也需要说明一点以排除模式混合而成的图像,各个像素点都会由中性灰�0点不等距排列,越靠近中性灰,密度越
大�
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取几个值计算一下,也许会明白我为何会说排除模式得到的中间调区域更加的精确。因为本�
�
语言表达能力太弱,所以不能将所想的准确描述出来,请多见谅�
继续更新
大周末的无事可做,索性继续来码字,起码还是能提高我的打字速度滴,嗨嗨
前面已经说到了排除,变暗和正片叠底,这三种混合方式都可以得到一个中间调
选区,那么,孰优孰劣?或者说,哪�
才能给我我要的中间调
选区呢?
就一句话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你可以根据图像的直方图来判断。在这里,我只能给大家提供一点个人的心得,我个人认为�
排除得到的中间调
选区比较酷,但为了给大家一个选择的空间,下面我把这三种混合模式所能得到的中间调示意图给大
家展示一下,让我们来看一下到底那个层次更多,更加细腻。不说了,上图:(说明一点,为了不混淆大家的眼睛,我
在这里使用的是一个灰度渐变,图像大小�256像素,模式为灰度。刚好可以描�0-255�256级灰度层级。)
从这三副图里可以看出,变暗模式下的中间调
选区,会产生一个比较锐利的边缘,因此,在作为中间调制作的候选人中,
他一般比较少被用到;正片叠底制作出的中间�
选区,产生了比较好的柔和过渡效果,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住�
色阶范围�
将黑色和白色全部排除在外;排除混合模式制作的中间�
选区,范围最大,变化比较柔和,也将黑色与白色排除在外。所
以说我们在确定中间调制作者的时候,可以在这而这种选一而用。如果觉得他们制作出的Alpha
通道不够理想,我们可�
进一步通过曲线�
工具�
通道进行修改,来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。至此,中间调的部分告一段落。再接下来,该我们的�
调制作者和亮调制作者出场了,我想大家很快就会发现,原来这三者的内在是如此的相似,以至于我们不禁暗暗感叹:万
变不离其宗实在确有其�.....(补充一点,为了大家便于理解,这幅图片是�
图层混合的方式来模拟计算出的
通道结果�
其中变暗和正片是复制�
图层后反相混合,排除模式是直接复制混合,相信结果大家一目了然了,最后,祝大家周末愉
快,感叹一句,今天结婚的咋这么多呢.....�

相信色友们如果看完了我前面关于中间调的贴,应该对这个混合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了,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能够举一反三
的信心了吧(嘿嘿,这就对了,这个贴所注重的,就是原理,并不是步骤,其实反过来想想,当你的步骤作图法积累到一
定的阶段,你肯定也会从中得到一些独特的规律,从这个层面来看,我们可谓殊途同归的。既然原理已经知道了,色友们
或许该多动动手了,这些原理不经过你自己亲自动手来检验,你就不能更深刻的来理解它�
废话少说,书归正传�
为了方便理解,我们先来看看亮调的选区�
方法很简单,就是通过变暗模式组的成员来实现,这里面,我仅以正片叠底为例(因为他的效果往往最好,上镜率也最
高,同时,大家看来前面的中间调教程,相信也已经具备了反三的那个“反”字了,完全可以自己尝试其他的方法,�
然,如果有觉得不是很了解的地方,欢迎给我短消息,乐意效劳�
正片叠底的公式是基色*混合�/255
前面我们是通过勾选了一个反相,来实现中间调的选择,那么,如果我们不去勾选那个反相,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�
首先说明,因为是同源图层的计算混合,而且不牵涉反相,因此基色=混合�
1.基色�0,混合色�0,结果色�0.
2.基色�255,混合色�255,结果色�255.
3.基色为中性灰,混合色为中性灰,结果色�64
因此,我们可以发现,通过正片叠底的混合,原有图像的小于等�128度中性灰时,结果色最�色阶值为64.
如果说亮调区域是一条条小鱼,暗调和中间调是准备吃掉小鱼的大鱼,那么正片叠底混合模式就是一张渔网,在他的作�
下,亮调区域如同漏网之鱼,得到了有效的保护,而暗调和中间调部分,就无可挽回的掉入了黑漆漆的“深渊”�
�通道里,白色的就�选区,那么,我们就可以说,亮调已经被这个Alpha通道给选择了出来�
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,那就是这个亮调区域并不完美,可能是渔网的眼太大,还是有一些暗调和中间调的坏家
伙逃了出来,藏身于0-64之间,那么,又该如何去做呢?
方法很简单,我们再用生成的Alpha1通道进行一次本通道之间的正片叠底,看一下,新生的Alpha2通道是否更完美了呢?
如果还不行,那你可以继续修改,当然,你也不要死心眼,非要将正片叠底进行到底。你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工具�
对这个Alpha2通道进行编辑,诸�画笔工具(当然,透明度和流量要适当调整)钢�工具等等你能想到�工具,进行进一
步的调整,直到你满意为止�
外出,下次上图,见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