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过暗部色彩后,画面整体色彩比较浓重,按片子本身风格,比较适合中低彩,因此,可以适当降低图片的色彩饱和度。降低画面色彩饱和度可以
使用色相/饱和度工具,但是这个工具直接使用容易让片子闷灰,这里介绍一个小技巧,拿到图6中所使用的中灰度选区,在有选区的情况下使用色相/饱和度工具,
将画面饱和度适当降低,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画面亮部及暗部的色彩损失,从而在降低饱和度的同时保持画面中丰富的色彩层次,避免闷灰,如图11所示。
调节了画面层次之后,接下来,需要提升图片的通透度,选择三个原始色彩通道中画面层次最为丰富的一个通道(大多数情况下为绿通道),将该通道复制,
针对通道副本使用滤镜/其它/高反差保留,半径数值设置为10,找到画面轮廓,如图12所示。
使用调整菜单中的计算工具,将两个源的图层设置为合并图层,通道设置为新通道,混合模式设置为叠加,并将这个动作再重复两次,
每一次的通道都设置为最新生成的通道,以此进一步加强画面轮廓,如图13所示。
拿到最新生成的通道的选区,针对选区以内的部份使用曲线提亮,画面亮部轮廓会明显提亮,画面通透度会明显加强,如图14所示。
为了加强画面对比,同时也可以加强画面锐度,再次拿到新通道选区,反选,获取暗部轮廓选区,使用曲线进行压暗,
但这一过程有可能让人物皮肤暗部脏乱,因此,建议在进行这一操作时使用暗部轮廓选区与非皮肤选区的交叉选区,如图15所示。